首頁 > 書籍瀏覽 > 親子教養 > 生活教養 > 商品介紹
平凡媽媽教出會唸書的孩子:讓孩子產生「鬥志」、「自動自發」,喜歡讀書考試的6個訣竅
►作者: 江藤真規
►譯者: 連雪雅
►出版社: 采實文化
►出版日期: 2013-06-06
►ISBN: 978-986-6228-704
►規格: 14.8*21
訂購本書
定價 280 元
哪裡買:
博客來
誠品
金石堂
 內容簡介
整天上網玩game、line個不停,
不愛讀書,怎麼辦?
平凡媽媽傳授「神奇教養術」,做到6件事,孩子自動愛唸書。
 
你的孩子玩game很積極,要讀書時,卻總是千百個不願意嗎?辛苦賺錢讓孩子補習,卻越補越大洞?然後,孩子越來越不愛唸書,父母更加氣急敗壞,親子關係則降至冰點。其實,「孩子」是上天賜予父母的禮物,收下後就該好好待他,培養他成為有用的人才,而非打開後就置於一旁,完全不管。「教養孩子」是父母的責任,責無旁貸!而父母的態度、行為,甚至是給予的環境,都將決定孩子的未來!
沒有人是生來就會當父母的,學校更沒有「父母學」這堂課,因此,「教養」要靠學習,然後,再教予孩子。既然如此,父母的言行舉止便十分重要,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時,自己就必須先以身作則,才能成為孩子的榜樣。學習也是,除了父母的引導外,唯有創造讓孩子感到「我喜歡讀書」的環境,便能因喜歡而持續,甚至變得越來越拿手。
 
◆丟掉強迫,讓孩子因喜歡而「讀書」,愛上學習!
「讓孩子考上第一志願,妳做了什麼努力?」
「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更認真唸書。」
「真的很希望孩子能考上東大!妳可以告訴我方法嗎?」
身為2個東大高材生的媽媽,作者總是被旁人這樣問。雖然2個女兒都考上東大,但是這並非僥倖,也不是因為她們特別聰明,最重要的原因,在於孩子從小養成的「好習慣」。作者認為,和「飯前洗手」、「睡前刷牙」一樣,「學習」是一種習慣,從小讓孩子不斷接受新事物的刺激,感受「學習」的樂趣,認為「學習」是很貼近生活的,自然就能教出「會唸書的孩子」。
 
◆父母的「態度」決定學習結果,6個訣竅,讓孩子愛上考試讀書!
作者在25歲就生下大女兒,開始學習當媽媽,雖然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,也曾感到煩惱又不安,但唯獨「要好好養孩子」、「我要守護孩子」,是她從未變過的想法。因此,她認為既然決定要養育孩子,就要負起責任,不要老是想靠學校或補習班。自己的孩子自己養育,因此與孩子相處時,這6件事她最重視:
 
(1)不要覺得「考名校」很勉強
就算是很有名的學校,只要有心,就考得上,千萬不要覺得這是「很勉強」的事。
(2)保持「溝通」很重要
家人之間一定要「對話」,多和孩子們聊一聊,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。
(3)打造適合「讀書」的環境
 製造能夠唸書的生活環境,讓孩子可以有效率地在家讀書。
(4)大量收集關於「學習」的情報
 多收集能幫助孩子學習的情報,再從中挑選適合的。
(5)無條件的信任「孩子」
 比任何人都相信孩子的能力,然後不斷地告訴他「我很相信你」。
(6)親自「養孩子」,不仰賴他人
 自己的孩子,自己養育,絕不逃避。
 
◆孩子越大越難溝通,怎麼辦?活用「分齡教養術」,親子不再有「代溝」!
孩子會改變,身心也會成長,小時候天真活潑的孩子,可能到了國小、國中後,就會開始改變,甚至想推開父母。因此,父母不可能永遠都用同一套方法教孩子,更不可能一直動用棍子;唯有配合孩子的成長階段,改變關切及相處的方法,做到「分齡教養」,依孩子的年齡給予適合的教育,才能幫助他們在學習的路上,越走越穩:
 
【幼兒期】給孩子滿滿的愛,了解他的需求
這時期要陪伴孩子完成每一件事,建立安心感,多與孩子擁抱、親吻,讓他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。此時期也是奠定自信心的關鍵期,就算孩子只進步一點點,也要大力稱讚;多讓孩子做他們喜歡的事,讓他們在快樂中培養學習的習慣,為進入小學做好準備。
 
【國小期】關心要適度,避免孩子太依賴
此時期的孩子,其實已經具備一定的能力,父母要讓孩子多多獨立思考,給他們自己動手做的機會。當孩子表達意見時,要仔細傾聽,就算不夠完整,也別隨意打斷他,引導他們找方向。此外,父母也要從旁協助,幫孩子有效學習,感受學習的樂趣,養成自發性唸書的好習慣。
 
【國中期】叛逆只是過程,寬容面對就能度過
進入青春期的孩子,很有自己的想法,表達方式也會變得更直接、激烈;此時,切忌大聲指責孩子,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,用理解代替責罵。另外,也要運用「智慧」,留意孩子的「肢體語言」,觀察孩子的情緒。父母要懂得抓住機會,用輕鬆的方式與孩子聊天,打開孩子的心房,孩子就會知道你懂他的心情。
 
【高中期】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,不要過度干涉
此時期的孩子已經長大,父母要捨得放手讓他自己成長,少說多觀察,試著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。此外,就算面臨升學壓力,「唸書」也不是唯一重要的事,相信孩子的能力,不剝奪孩子玩樂的機會,藉此讓他學習時間管理,玩樂中也不忘讀書。
 
◆用對方法,幫助孩子融入學習,輕鬆考上理想學校!
在孩子的學習路上,父母除了給予支持外,幫助找出適合的讀書方法也很重要,作者發現,與其讓孩子死記、強背,不如把學習融入生活中更有效。因此,這5個方法是她最推薦的:
 
(1)透過遊戲、故事,在生活中快樂學習
孩子越小,越適合用故事或遊戲引導學習,像是拼圖、迷宮遊戲、扮家家酒等,互動式的遊戲能激發孩子的潛能。此外,說故事或自製學習卡,也能讓孩子邊玩邊學習,找到天賦。
 
(2)父母要以身作則,成為孩子的好榜樣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,更是模仿的對象,希望孩子愛唸書、早睡,父母也要同樣做到,在相同的時間做相同的事,才能讓孩子有信賴感,願意投入學習。
 
(3)製造讓孩子「想讀書」環境,用熱情達成目標
父母要幫孩子打造一個適合唸書的環境,幫助他們能快速進入學習狀態,像是提醒他們唸書時間到了、製作學習清單等,讓孩子產生「該唸書了」的責任感。此外,父母要記得別太貪心,讓孩子保有餘力,才能走得長遠。
 
(4)用問題引導孩子找答案,提升自信
別馬上給孩子答案,而是要用問題引導孩子,讓他們產生想找答案的動力,這將成為信心的來源。就算答錯,也不需馬上糾正,因為重點是孩子「思考」的過程,而不是答案。
 
(5)多嘗試,幫孩子找出最適合的讀書方法
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,適合的唸書方式也不一樣,讓孩子用自己擅長且適合的方法讀書,才能發揮最大效益。強逼孩子用他不擅長的方法,不但事半功倍,更會造成親子間關係緊張。讓孩子選擇用熟悉的方式讀書,你會發現,孩子每天都在進步。
 
教養的結果取決於「父母」,快樂學習必定會進步!
實踐這套「神奇教養術」,孩子自然會愛上讀書。
閱讀更多
 作者簡介
江藤真規
出生於東京,畢業於御茶水女子大學家政系。現為主張「讓才能開花」的教育教練辦事處Saita Coordination 的代表,同時也是生涯學習開發財團的認定教練。
曾任職於東京電力股份有限公司,結婚、離職後在25歲時生下大女兒,27歲時生下小女兒。因為丈夫工作的關係,在美國加州、康乃狄克州生活了約7年的時間。在美國時以日語講師的身分,教導當地上班族和孩子日語。回到日本後又以英語講師的身分,教導過100對以上的母子英語會話。
從兩個女兒參加國中入學考的經驗中體認到「溝通」的重要,以自身經驗為根基,展開「教育訓練」的工作,對同樣為孩子教育煩惱的父母進行指導,給予學習方法的建議。2006年大女兒應屆考上東京大學理科,2008年小女兒也應屆考上東京大學文科。
 
作者網站: http://www.saita-coordination.com

【譯者簡介】連雪雅
生活中少不了日文的陪伴,對翻譯工作懷抱著高度的熱情。譯有《一個人的京都漫步手帖》、《旅行從我的房間開始》等旅遊書,與《天天蔬果汁,癌症不上身》、《愛上小蠻腰,快瘦關節伸展操》、《自然排毒的50個生活小習慣》等實用書,以及《全世界,只有我看得見妳》、《魔女的約定》等小說作品。
閱讀更多
 名人推薦
《媽媽做自己,孩子就能做自己》作者 黃淑文
閱讀更多
 目錄
【前言】 不依賴補習班、學校!孩子唸書習慣,由父母決定
第1章  讓孩子愛上學習的6個方法
父母的態度,決定孩子喜不喜歡唸書
 
1 爸媽不讀書,教不出愛唸書的孩子
不是「叫他去做」,而是「讓他因為喜歡而去做」
2多稱讚孩子擅長的科目,增強信心
「喜歡唸書」也是一種長處,「讚美」讓孩子有自信
3會「唸書」和會「考試」,很不一樣
「考試」可訓練孩子克服高難度的關卡,培養奮鬥力
4考試激發戰鬥力和效率,有利職場生涯
考試帶來的緊繃感,能激發潛能
5「按表操課」其實無效,用鼓勵換取主動
讓孩子有自信的唸書,而不是被動的打開課本
6保持距離為孩子加油,就是力量
考試時養成的奮鬥體質,是撐過大學聯考的關鍵
 
 
第2章  東大媽媽的12條育兒經
學習當「好媽媽」,與孩子一起成長
 
1當「愚蠢」或「稱職」媽媽,由妳決定
「我想當個好媽媽」,是教出好孩子的關鍵
2「媽媽」也是一種職業,不能隨便應付
用想做好的心,盡全力養孩子
3保持一點距離,讓孩子不孤單卻很獨立
擔心也要適度,別讓孩子依賴成性
4當孩子說「想做」時,一定要讓他試試看
不剝奪孩子的好奇心,他會快速進步
5媽媽太拚命追求完美,孩子會受不了
分量太多時,孩子的興趣也會降低
6女兒不再有笑容,我才知道「逼太緊了」
盲目的逼迫孩子,只會得到反效果
7孩子討厭唸書,90%是父母造成的
強摘的瓜不甜,主動學習才會有好成績
8「美式教育」強調,大聲說出孩子的優點
信心由讚美中產生,讓孩子更勇於表達
9孩子覺得唸書很無趣,如何克服?
當孩子最堅強的後盾,支持是最好的力量
10多和孩子聊聊達成「夢想」後的願望
有目標就有動力,多聊夢想能加強實現的力量
11孩子的成長只有短暫幾年,不是一輩子
別認為養孩子很微不足道,母親的力量比誰都重要
12育兒經驗,也有助於重返職場
工作和養孩子一樣,主動學習就能克服困難
 
第3章 江藤式的7大教養原則
平凡媽媽這樣做,教出有競爭力的孩子
 
1別用唸書佔滿孩子的時間,「興趣」更重要
以信任為前提,孩子的表現會超乎想像
2挑戰困難的事,可以激發孩子的鬥志
別把「不可能」掛嘴邊,有決心就能實現目標
3訓練孩子同時做2件事,習慣一心二用
唸書與興趣都要兼顧,讓孩子養成「同時進行」的習慣
4就算只會皮毛,也是一種進步
喜歡學習的孩子,樂於挑戰
5「想贏」的念頭,決定孩子的成就
良性競爭能激發鬥志,讓學習更有效率
6 善用孩子的「自尊心」,他會更堅強
孩子的自信,由父母說的「話」決定
7 為自己過生活,而不是為孩子
別對孩子說:「你們是媽媽活著的意義。」
 
第4章  分齡教養的5個方法
教養孩子四部曲,「慢慢放手」才是最好的選擇
 
1給孩子多一點空間,學習獨立
過多的噓寒問暖,容易成為孩子的壓力
 
2【幼兒期】給予孩子100%的關愛,了解他的需求
用關心及愛,呵護孩子長大
【方法1】陪伴完成每一件事,建立安心感
【方法2】和孩子打成一片,製造快樂
【方法3】多擁抱、親吻孩子,用肢體表達情感
【方法4】 讓孩子做感興趣的事,在快樂中培養習慣
【方法5】 即使只進步一點點,也要大聲讚美
 
3【國小期】給孩子80%的關心就好,別緊迫盯人
讓孩子多思考,擁有動手做的機會
【方法1】仔細聽孩子說話,不打斷
【方法2】肯定孩子,更容易達成目標
【方法3】讓孩子做決定,學會負責任
【方法4】引導孩子找方向,學習獨立
【方法5】「考試」不是孩子的責任,父母也要協助
 
4【國中期】給予50%的關心,用智慧來教養孩子
適時給予關心,用耐心陪伴孩子
【方法1】用理解代替指責,度過叛逆期
【方法2】等待機會,用聊天打開孩子的心房
【方法3】留意孩子沒說出口的話,觀察他的需要
【方法4】多和孩子聊夢想,找出方向
【方法5】傾聽孩子的意見,從旁引導
 
5【高中期】關心要降低至30%,讓他自己解決問題
孩子已經長大,放手讓他成長
【方法1】少說、多觀察,讓孩子試著解決問題
【方法2】做好時間管理,邊玩也能邊念書
【方法3】常對孩子說:「別擔心!」消除不安感
【方法4】考試前藉由按摩,幫孩子舒壓
【方法5】規劃考試後的生活,提升動力
 
 
第5章   找到唸書方法的5個秘訣
平凡媽媽這樣教,兩個孩子考上第一志願!
 
1【幼兒期】──發掘孩子天賦的5個遊戲
➊拼圖──隨孩子的程度增加片數,換取信心
➋迷宮遊戲──用孩子感興趣的事物,激發他的潛能
➌唸故事給孩子聽──把知識融入故事裡,反覆聆聽就能學會
➍自製卡片和語音教材──動手創造環境,在生活中學習
➎扮家家酒──透過角色扮演,學習新事物
 
2【小學期】──養成好習慣的3個方法
➊親手煮湯給孩子當點心喝
➋父母也要早睡,不熬夜
➌在相同的時間,做相同的事
 
3【小學期】──培養唸書習慣的7個秘訣
➊在餐桌邊唸書
➋營造唸書的氣氛
➌製造能區隔的聲音
➍讓孩子動手製作「學習清單」
➎以30分鐘為一個段落
➏讓孩子自行做決定
➐讓孩子保有餘力,不要太貪心
 
4【小學期】──提升思考力的3個方法
➊對孩子的「思考」給予評價
➋就算答錯,也不馬上糾正
➌擁有「超拿手」的科目
 
5【國高中期】──考上第一志願的9個唸書訣竅
算出所需的唸書時間
➋即使只有5分鐘,也別浪費
➌邊放鬆,邊唸書
➍邊寫邊背,幫助記憶
➎自己動手「剪貼」筆記
➏閱讀英文書籍
➐創造只適合自己的唸書方法
➑尋找適合自己的參考書
➒父母要給予百分之百的協助
【結語】在教與養中,與孩子一起成長
閱讀更多
 內容連載
【前言】不依賴補習班、學校!孩子唸書習慣,由父母決定
 
「從什麼時候開始注意到東京大學的呢?」
 「為什麼會選擇東京大學呢?」
 「為了考上這所學校,做了哪些努力呢?」
 因為「東京大學」是日本的名校代表,所以,我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。
  「無論如何都想讓孩子進東大。」
  「希望女兒可以更用功唸書。」
  「想拿來當作兒子國中入學考試的參考。」
  此刻拿起本書閱讀的你,或許就是這樣的心情。
  沒錯,我家的兩個女兒都考取了東大。但是,她們並不是僥倖的,也不是完全沒付出努力就考上。
 就某種層面來說,女兒們會考上東大,或許是因為從小養成的「習慣」及成長的「環境」所致。
 回想過去,從孩子們還小的時候,我就給予她們不少的刺激,讓她們學習。為了讓她們知道學習的樂趣,我不斷地努力地讓她們認為,「學習,是很貼近生活的事」。
  其實,我也不太清楚女兒們學習的量與其他孩子相比,究竟是多或少?可是,她們確實「學習過了」。回憶起過去養育孩子的點點滴滴,我並非總是充滿自信,而是感到很不安的怯懦母親。
  儘管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感到煩惱又不安,但唯獨「要好好養孩子」、「我要守護孩子」──這份愛的信念我有自信,絕不會輸給任何人。
 
◎教養路上的失敗、挫折,讓親子關係更緊密
  如今,兩個女兒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學,身為母親的我非常開心,也對她們感到相當的引以為傲。不過,我最開心的並不是女兒們成為東大生,而是她們進入大學後仍懷抱著夢想,積極地度過每一天。
 女兒們一直都很認真地唸書,但是,除了唸書外,大女兒立下了「想成為對社會有所貢獻的好醫生」志向,小女兒也有了遠大的夢想,她告訴我:「雖然還沒有具體的目標,不過,為了能讓更多人度過豐富的人生,我要更努力充實自己,希望將來能有所發揮。」
  「唸書、考試之餘,也保有自己的興趣,關注廣闊的世界,成長為了解他人痛苦的女性。」看到女兒們有如此大的轉變,感到驕傲的同時我更加確信,一定是因為我的育兒過程並非一路平順,而是充滿曲折,發生過許多失敗,經歷過各種突發事件,所以女兒們才能如此「心胸寬大」。
  「養孩子」雖然辛苦又得面臨各種困難,卻是很棒的經驗。過程中有很多值得學習的事,也有不少新發現,孩子與父母能透過教養,一起成長為願意關懷他人,擁有胸襟寬闊的人。
 
◎教養孩子,這6件事最重要
  說到「考東大」這件事,我被問過各種問題,例如:
  「您應該是用很嚴格的方式教導孩子吧?」
  「有沒有什麼考滿分的秘訣,請教教我!」
  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嗎?並沒有。不過,和女兒們相處時,有幾件事我特別重視:
 
(1)不要覺得「考上第一志願」很難
  即便孩子要考的是很有名的學校,只要有心,就考得上,千萬不要覺得這是「不可能」的事。
(2)保持「溝通」很重要
  家人之間一定要「對話」,多和孩子們聊天是很重要的事。
(3)打造適合「讀書」的環境
  製造能夠唸書的生活環境,讓孩子可以有效率地在家讀書。
(4)大量收集關於「學習」的情報
  多收集能幫助孩子學習的情報,再從中挑選適合的。
(5)無條件的信任「孩子」
  比任何人都相信孩子的能力,然後不斷地告訴他「我很相信你」。
(6)親自「教養孩子」,不仰賴他人
  自己的孩子,自己養育,絕不逃避。
  
養孩子不是為了孩子,也不是為了回應他人的要求,更不能有養孩子是「盡義務」的想法。「自己的孩子自己養」,以自己的想法來養育,是極為重要的事,也是父母必須具備的態度。
  不依賴他人的力量、不將過錯歸咎於別人。「養孩子」確實很辛苦,要將一個人撫養長大,當然不是件容易的事。正因為不容易,所以,只有「你」才做得到,請對這樣的自己感到驕傲。
 
◎教養孩子不是為了面子,而是為「自己」
  回顧過去,我想起了一句話,是某個朋友對我說的,當時,女兒還是國中生。
 「真規,妳養孩子是為了誰?」
 那時的我,常將過錯推給其他人,是個很不成熟的母親,有強烈的被害意識,開口閉口都是抱怨及不滿。當我對教育孩子的辛苦大發牢騷時,朋友這麼對我說:
  「要是那麼討厭,就別管了!」
 「咦……?」聽到後我頓時間愣住。
  「如果妳真的那麼討厭,不要做不就好了?不需要努力也沒關係啊!又沒有人拜託妳那麼做,為什麼要強迫自己?既然討厭,那就別管了。」
  朋友的這番話,給了我很大的醒悟。是啊,是我自己想做的,沒有人要求我。
  「我自己決定要做,是我自己……。」
  「我自己」這三個字深深地刺進我的心。
    從此之後,我人生中的「主詞」改變了……。過去總是將「他人」當作主詞,以對方的想法為主,如今,全都變成了「自己」。從「因為你希望」變成「我自己希望」,像這樣以「自己」為出發點來思考。
  光是這樣,我的內心就有了很大的轉變。「養孩子」,是我自己想做的事。「讓孩子唸書」,也是我自己想做的事。以前的我總會想,「為什麼媽媽那麼努力,妳都感受不到?」
  後來,我明白了,「孩子只是在配合我的要求」,能夠坦然接受這件事後,對孩子發脾氣的次數也減少了。
  「女兒都不唸書。」
  「必須讓兒子進好的大學。」
  其實,只要換個「主詞」,感受立刻大不相同。
  「我希望女兒唸書。因為,唸書會讓她對自己產生信心,會很快樂。」
 「我希望兒子進好的大學。因為,這樣能拓展他往後人生的可能性。」
 
◎不丟給學校!不依賴補習班!養孩子是父母的責任
  真的很神奇,只是把主詞換成自己,就能更了解對方的心情。是我自己想讓女兒唸書,她不想唸也是理所當然的事。怎麼做,才能讓她對學習產生熱情?怎麼做,才能讓她有想唸書的意願?
 開始這樣思考後,對孩子發脾氣的次數自然就減少了,取而代之的是稱讚的次數增加了。於是,孩子臉上的笑容也變多了。
  「養孩子」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,面對不同的孩子,適合的教養方式當然也就不同。「這麼做就能變成好母親,養育出好孩子」,這樣的方程式並不存在。
 改變「主詞」,明確地抱持著「是我自己希望」的想法,不要依賴他人。這麼一來,父母也能對自己產生信心。
 「我的做法對孩子而言,是最好的。」、「最了解孩子的人,是我。」這是身為父母的我們要有的態度。「自己的孩子,自己養」,只要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,保持良好的平衡,就能擁有愉快的育兒生活。
 「不假他人之手!不仰賴學校!不依賴補習班!」我的孩子,我自己養育。當你察覺到人生的主角就是「自己」時,從那一刻起,奇蹟就發生了。



★會「唸書」和會「考試」,很不一樣
「考試」可訓練孩子克服高難度的關卡,培養奮鬥力
 
    不管是為了考試或上學,都要「唸書」。但是,兩者的情況卻有著很大的差別。究竟,「唸書」與「考試」的差別是什麼呢?
所謂的唸書,從進入小學的那一刻就開始進行,然後不斷地持續。當然,學校為了確認學生是否有學到知識會舉辦測驗,為了讓學生知道自己的程度所以會有排名,可是,這種情況的唸書沒有明確的終點,而是永無止盡、持續進行的事。
  在學校裡,每個孩子都是學習同一本教科書的知識,就算數學不好,孩子也必須照著相同的課表上課。感覺像是走在緩坡上,一步步地前進。然而考試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。唸書的目的是為了進入某所學校,通過該校的考試。因此,孩子被要求必須達到該校的合格標準,「必須在期限內達到目標」,這就是考試。
  有沒有唸書、有沒有學會,對結果會造成很大的影響。因為要拚命地向上爬,孩子必須繃緊神經、全神貫注。「唸書」就像是走在緩坡上,可以讓孩子獲得知識、常識以及真摰的學習態度。如果是孩子喜歡的科目,還能得到好奇心和探究心。
  不過,從考試中獲得的就不只這些了。因為必須針對某一點集中付出全力,精神會受到磨練,獲得許多人生經驗,讓心靈富足。
 
◎「考試」雖然不輕鬆,卻能培養孩子的「上進心」
  說到考試,每個人的想法各有不同。以私立國中的入學考來說,在想法上就會產生差異。有些家庭會像我家一樣,為了培養孩子的奮鬥力,希望他們能用相同的力量去參加大學考試,所以會選擇讓孩子報考以升學為目的的學校。
  但是,有些父母會認為不需要再耗費心力去應付考試,多認識朋友、拓展學業之外的人生比較重要,因此,會讓孩子報考大學附設的學校。(編按:日本有許多大學本身就有附設國、高中,若採取直升,將可減少參與升學考的壓力。台灣目前也有部分私立學校採取相同制度,只要成績優秀,就可直升該校的大學,免去考試。)
  無論是基於哪種因素參加考試,孩子都要具備各種能力,這些將成為他們未來的財產。不管報考的是哪種學校,「考試」絕不會讓孩子往後的人生變輕鬆。對孩子來說,「考試」能讓他們在今後的人生更加奮鬥,克服高難度的關卡,培養奮鬥力。
  考試會暫時結束,這是必經的過程。孩子因為考試爬上巨大的懸崖後,又會再踏上平緩的坡道,繼續唸書。人類的成長就是像這樣無止盡地延續。
 
 
★孩子討厭唸書,90%是父母逼出來的
強摘的瓜不甜,主動學習才會有好成績
  之前日本曾掀起「菁英教育」熱潮,當時,我也毫不猶豫地搭上這股順風車,讓孩子上幼兒教室。
  雖然我多少受到朋友的影響,不過,我也有我的理由:想讓孩子讀公立小學,是因為有很好的教育環境,尤其是「盡情玩、盡情學」的理念深深吸引我。雖然,公立小學採抽籤制,但是,入學考試並不容易,如果不好好準備也很難被錄取。
 我讓大女兒到家裡附近的幼兒教室上課,可是,她對課程毫無興趣。以前,不管是鋼琴、體操或游泳,只要是我讓她學的事,她都很有興趣,只有幼兒教室無法引起她的共鳴。
 
◎逼迫學習,讓孩子變得討厭唸書
  後來,女兒跟我說,因為幼兒教室裡的氣氛太沉悶,讓她覺得「很討厭」。既然是討厭的事,當然不會成長。參加全國幼兒教室的模擬考時,女兒的排名殿底,令我感到非常驚訝。我一直以為,女兒是很聰明的孩子,當時的錯愕感,讓我產生要讓她「多學習」的急迫心情。
 「不能不顧孩子的感受,叫他們做太多,保持平衡很重要。」身為母親的我,常常這樣提醒自己。明知道不能把孩子逼太緊,但是,我面對的卻是「不得不這麼做」的矛盾現實。
  「那麼,怎麼做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呢?」此時,因為丈夫必須赴美,我們全家必須同行。所以,我只好讓女兒放棄入學考。
 如果當時我繼續留在日本,說不定會變成嚴厲的「斯巴達媽媽」(斯巴達式教育以嚴厲政策出名),為了讓女兒進入公立小學就讀,強迫她唸書,也許還會讓她一輩子痛恨學習。
 
◎孩子主動幫忙時要大聲稱讚,他會更賣力
  不過,這並不代表報考公立小學是件壞事,入學考試也讓許多家庭的親子關係成長不少。
 當時的我還不夠成熟,如果強迫女兒唸書,反而會有反效果;現在,我已經明白,想讓孩子做某件事時,絕不能勉強他們。如果孩子沒有主動的意願,就無法持續。想改變孩子,要從說話與相處的方式開始。
 當你產生想讓孩子「多讀點書」的想法時,別用命令的口吻強迫他,換個態度,孩子就會心情愉悅地去做。就算只是幫忙摺衣服,也要大聲稱讚他,他就會想幫忙做各種家事。
 你可以請孩子幫忙擺碗筷,然後很開心地對他說:「你幫了媽媽一個大忙!」幫助別人時,孩子也會很開心,因而產生自信。
  也可以嘗試自己設計講義,讓孩子帶著「玩遊戲」般的快樂心情去學習;抱持想讓孩子「開心」的念頭,就會源源不絕地發現各種教育的「方法」。
  雖然孩子是自己生的,卻不能因此強迫他們接受父母的意見。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「改變自己」,當態度改變後,孩子就能獲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績。
 
 
★訓練孩子同時做2件事,習慣一心二用
唸書與興趣都要兼顧,讓孩子養成「同時進行」的習慣
  國外生活的孩子,平常在家裡會說母語,到了學校就會說當地的語言。我的女兒們也是如此,和家人說日語,和朋友說英語,將兩種語言運用得很好。在美國生活了7年,孩子們自然而然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,我經常聽到別人用羨慕的語氣說:「你的孩子們真幸運,這麼『輕鬆』就把英文學好!」
  在英語系國家待久了,孩子自然地學會英語;就讀當地的學校,與當地的孩子們玩耍,當然很快就能學好語言。即使如此,還是有「不輕鬆」的學習過程。
  在陌生的學校讀書,所接觸到的都是不熟悉的語言,朋友們的外表都和自己很不同,身處這種環境中,就連小孩子也會感到很緊張。此外,當自己好不容易適應當地生活、學好英語時,卻又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「回國」,所以,也得努力學習母語。
  於是,孩子沒有選擇的權利,必須同時學習兩種語言,就像是「身兼二職」的人一樣,一點也不輕鬆。
 
◎為了生存所以奮鬥,讓孩子不怕挑戰
  平日在當地的「英語」環境中學習,假日時到補習班用「母語」學習;當然,不管是學校或補習班,都會有功課,所以,我的女兒們要做的功課是一般孩子的2倍。在國外生活的孩子,都必須不斷切換語言,適應這種學習的過程。
  旁人以為孩子是很「輕鬆」地學會英語,其實,他們默默付出許多努力、歷盡辛苦,就算身心都承受不小壓力,他們依然認真學習。想要擁有「雙語能力」,沒有那麼容易。
  不過,同時學習兩種語言的孩子,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養成3個好習慣:
(1)學會有效運用時間。
(2)就算遇到困難,也能積極面對。
(3)相信「只要有心,就能做到」。
  也就是說,這些孩子都能養成「想奮鬥」的體質。其實,我對於孩子必須同時學習2種語言,充滿了感謝的心情。因為,累積「奮鬥」的經驗,是孩子一輩子的財產。
 
◎讓孩子習慣「同時做2件事」
  對於女兒們來說,國外的生活經驗,成為她們養成「奮鬥習慣」的起點;不過,就算回到日本,我還是讓孩子有「身兼二職」的機會。
  唸書固然重要,學音樂也很重要;雖然要努力唸書,也不能放棄運動;準備考試之餘,也要繼續學習英語。
 當孩子在唸書之外,還有其他想做的事,請相信他的能力,抱持著「孩子什麼都做得到!」、「學再多東西都沒問題!」的想法,試著讓他努力看看;刻意給孩子負擔,不要急著放棄,也別讓他的能力受到限制,讓他盡情去做想做的事。
  養成「身兼二職」的習慣後,孩子就能輕鬆地同時進行兩件事。讓孩子做「想做」的事,可以激發出無限的能量。即使給孩子再多的負擔,他們也能不斷地吸收;然後,孩子會做的事就越來越多、越來越廣。
 
 
 
★【幼兒期】給孩子100%的關愛,了解他的需求
用關心及愛,呵護孩子長大
  每個孩子出生時,既無法辨別左右,也不懂是非善惡。但是,他們潛意識中,一定存在「欲望」。傾聽、了解孩子的欲望,是父母的任務。
 舉例來說,小寶寶因肚子餓而哭泣,是因為「吃」的欲望沒有獲得滿足,所以用「哭」來表達。為了讓父母知道自己的需要,小寶寶會不斷改變哭聲。能夠傾聽孩子的哭聲,了解其欲望的人,只有隨時陪伴在身邊的「父母」。
  然而,當「哭聲」再也無法表達欲望時,孩子就會扮演起父母喜歡的模樣。或是,放棄自己的欲望,慢慢學會偽裝。
 
◎懂得關心孩子,他看到的世界越寬廣
 這種情況如果持續太久,孩子將來容易出現行為偏差。因此,孩子年幼時,父母就要提供讓他們盡情發揮自我的環境,才能讓孩子擁有走過漫長人生的能力。
 父母首先要做的,就是盡量陪在孩子身邊,在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裡,不遺餘力地關心他們;當孩子的欲望被父母了解後,他就會感到喜悅、安心。如此一來,孩子才會對外面的世界產生興趣,願意拓展視野。
反之,如果欲望無法被理解,孩子就會感到恐懼不安,無法對其他事物產生興趣。所以,請先從「給孩子滿滿的關心」這件事開始做起吧!下列5個關心孩子的方法,請一定要做到。
 
【方法1】陪伴完成每一件事,建立安心感
 對孩子來說,幼兒期是最重要的時期;同時,這也是孩子奠定性格基礎的時期。孩子尋求「溫暖」,是出自人類原始的欲望、本能。為了不壓抑孩子的欲望,使他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,最好的方法就是「與孩子一起做每件事」。與溫柔的父母相處,孩子內心會產生安定感,才能繼續朝下一個階段前進。
 當孩子們處於幼年期時,不管什麼事,我都會和孩子一起做。在家時,我會一直陪伴在孩子身旁。早上起床後,我會與孩子們一起準備早餐,小女生都很喜歡扮演小媽媽的角色。我們會用牛奶加預拌粉,做成簡單的鬆餅,而把預拌粉加入牛奶、攪拌成糊,就是女兒的工作;記得那時候,我總是動口多於動手。
  我們也會一起去公園玩,在回家的路上,一起去買東西,一起思考晚餐要吃什麼。吃完午餐後,再一起睡午覺。不過,孩子睡著後,就是我唯一能獨自行動的時間。
回想起來,孩子出生之後,我更能有效地運用時間。孩子午睡的2小時裡,我可以非常專注地做事。像是家事、工作、讀書、做些備用的料理等,感覺自己像是超人,能在短時間內完成許多事情。
 
◎讓孩子有安心感,就不會只黏著父母
 等孩子睡醒後,我們會一起吃點心,下午再一起去公園玩。接著,回到家後一起做晚餐。我會想辦法讓孩子幫忙,她們也做得很開心。例如:擺碗筷、裝飾餐桌等。吃完晚餐後,再一起洗澡、睡覺。讓孩子幫忙,也能幫助他們建立自信。
現在想想,和女兒度過的每一天,都非常親密、和諧。我認為,「教養」就是讓孩子成為獨立的個體。因此,每當在公園裡看到不會黏著父母、自己玩得很開心的小朋友,再看看總是緊緊黏著我、哪裡都不去的女兒,總讓我覺得她的成長似乎較緩慢,常讓我感到不安。
漸漸地,我開始感到焦慮,有好幾次,我強迫女兒離開我身邊,但是,這樣做毫無效果;就算強迫孩子離開我,到頭來只會讓她變得更黏我。因此,「強迫」的方式對孩子行不通;相反地,當孩子有「很放心」的感覺時,就算你不開口,他也會主動離開你身邊。
 
◎觀察孩子的狀況,調整彼此間的距離
  不過,每個孩子在此時期的轉變都不同。不要強迫孩子離開你,也不要勉強他們留在身邊;觀察孩子的情況,「適度調整」彼此的距離很重要。
 不必焦急、不必刻意學習,你就能慢慢掌握調整距離的訣竅。比起第一個孩子,養育第二個孩子時較為省力,更知道該如何拿捏彼此的距離。
 我非常能了解各位為了孩子的事感到煩惱、焦慮的心情,因為過去的我也是如此。可是,在孩子準備好之前,好好地陪他們「一起」度過每一天,真的很重要。因為這是永遠無法重來的珍貴時光,也只有在這個時期,才能夠為孩子奠定穩固的基礎。
 
 
 
★【國小期】給孩子80%的關心就好,別緊迫盯人
讓孩子多思考,擁有動手做的機會
  孩子上小學後會有許多改變,為了配合孩子,父母的心態也必須調整。記得女兒說過,此時期的我變得「非常可怕」,為什麼我會有這種轉變呢?
 首先,孩子上小學後,接觸的社會也隨之改變;從不管做什麼事都能被包容的幼稚園,進入有規則、規範的學校。開始唸書後,就會得到他人的評價,團體生活中,也必須壓抑自我;於是,孩子的壓力也就此產生。
  父母開始關注孩子的學業,急於追求成果,對孩子緊迫盯人;也會開始拿別人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做比較。「任何事情都一起做」的輕鬆教育方式,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。
 
◎回應孩子的需求,引導他不斷進步
 如果孩子沒有按照我的意思去做,我就會對孩子生氣,當時的我,常常變成「可怕的母親」。此時,孩子也開始在意旁人的眼光,避開與父母的接觸。親子間突然產生隔閡,如果不多加留意,想與孩子溝通,也會變得很困難。
 但是,即使表面上看似有所改變,孩子對於和父母互動,還是有強烈的渴求,他們仍然很期待父母的關切之情。所以,就算孩子變得很有想法,他們還是有許多不知道的事,仍需要父母的教導。
 以包容的心態,接納孩子的各種欲望並給予回應,此時期的父母要有寬闊的心胸與度量。即使同樣是小學時期,隨著年齡的增長,孩子的改變也會有所不同。整體來說,我對孩子的關切度大約是80%左右。
 
【方法1】 仔細聽孩子說話,不打斷
 我的女兒們都很喜歡說話,就算已經上小學了,還是整天黏在我身邊說個不停。當時的我,因為生活忙碌,無法好好傾聽女兒的想法,可是她們還是會自顧自地說個不停。低年級的孩子,放學回家後的第一件事,就是把學校發生的事情告訴爸媽。因此,無論如何請耐心地傾聽他們說話。
 雖然當時的我,有時候是帶著有點無奈的心情傾聽,不過現在回想起來,真慶幸有那麼做。
 
◎多聽孩子「說」,親子關係會更緊密
  想讓親子關係變得更緊密,最重要的就是聽對方說話,更準確的說法,就是要用心「傾聽」孩子的聲音。只要你願意「聽」,孩子就會毫無保留地「說」。一面說、一面整理自己的情緒、察覺自己真正的情緒;並在「說」的過程中,回顧自己的情緒。
 此外,「說話」也是減輕壓力的管道,能夠幫助孩子釋放負面情緒。就算遇到不愉快的事,只要說出來,孩子就會明白「事情沒有那麼嚴重」,讓心智變得更堅強。
  隨著年齡增長,父母會越來越難看見孩子在外面的樣子。幼稚園時,大概還能說出20個孩子朋友的名字,等孩子上小學後,就會漸漸不了解他們的事情。如果孩子能主動分享他們在外面發生的事情,父母也能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。
 想提供孩子說話的環境,父母能做的就是傾聽他們說話。時而點頭表示認同並給予回應,認真面對孩子,不要打斷他們,專心傾聽。用心傾聽,就能讓彼此的關係更緊密。
 
 
★【國中期】給予50%的關心,用智慧來教養孩子
適時給予關心,用智慧陪伴孩子
「媽媽,我的身體裡面,好像有兩個自己。」某天,女兒這樣對我說。正值叛逆期的孩子們,表現出來的樣子各不相同。但是,大部分的孩子在國中時期,都曾有過「自我覺醒」的體驗,而我認為此時期父母的任務是「支持孩子」。
  面對叛逆期與新發現的自我,不管是對孩子或父母而言,都是很辛苦的時期。可是,為了克服這種狀況並確立自我,孩子會非常努力。這時期的孩子會離開父母溫暖的懷抱,獨自拚命邁出前進的步伐。
 
◎用寬容的心,陪孩子走過青春期
  由於孩子的狀況仍不穩定,因此,父母要溫暖地守護、支持孩子。當孩子有需要時,必須隨時伸出援手。比起幼兒期,要將關心減少50%,但是,在剩下的50%中,父母要運用智慧來教養孩子。
 我的經驗是跟在孩子身後,當他們快要墜落時,穩穩地接住他們;當孩子裹足不前時,在後面推他們一把。別焦急、不催促,也別置之不理,就算孩子偶爾表現出拖拖拉拉的樣子,也要耐心等候;「自我覺醒」的過程需要時間,請以寬容的心,陪伴孩子一起度過。
 
【方法1】 用理解代替指責,度過叛逆期
  記得大女兒國二暑假結束時,突然有了改變;一向是「好孩子」的大女兒,只要是我要求她做的事,她都會照做,也都能達到我所要的結果。雖然,養育孩子的過程中,我曾經因為做得太過頭而失敗,但是,因為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,我很少因為教養問題而感到不安。
 然而,不知道為什麼,過去我以耐心、細心養育的女兒,突然出現我從未見過的新面貌。感覺就像是多出一個與女兒擁有截然不同特質的「第3個女兒」。
 
◎越想導正孩子,他會越叛逆
  此時期就像是在考驗父母的能力,克服的關鍵就在於「別慌了手腳」。父母的情緒會直接傳達給孩子,就算不說出口,孩子還是能感受得到。所以,只要鎮定地展現「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別擔心」、「我會陪你」的態度,就能讓孩子產生安心感,以寬容的心包容一切,顯得格外重要。
 看到突然改變的孩子,父母當然會擔心,但是,請告訴自己:「該來的終於來了。」對於孩子的自我覺醒,給予支持並守護在他們身邊即可。如果對於孩子的變化給予反射性的反應,或是盡全力想讓孩子恢復原狀,只會產生反效果。
  也許你會說:「可是,我沒辦法每天都悠閒地等待……。」其實,不需要多說什麼,等孩子需要時再伸出援手就好。仔細觀察孩子,當他們快要走偏的時候,再快速現身,為他們修正方向。
  「可是,孩子就在眼前,怎麼可能悠哉地放任他不管?」此時期的孩子說話都很直接,有時候會傷害周遭的人。不必因為孩子說的話,時而歡喜時而憂愁。 
 
 
◎思考孩子的說法,貼近他的心
  「我了解你的心情。那麼,你要不要試著這麼做?不去想孩子說的話,而是想想,為什麼孩子要這樣說。」別在意孩子說的話,而是好好思考,孩子為什麼會說那樣的話,他們真正的用意究竟是什麼。
我頓時恍然大悟,當孩子說出:「我討厭自己、討厭家人。」時,我應該要傾聽她內心的聲音。當我把注意力放在「為什麼這孩子會這麼說」時,我終於能真正聽見孩子話中的心情。然後,發自內心地產生「原來孩子也很痛苦,我應該要包容她」的想法。
 用更寬廣的視野去思考孩子說的話,聽起來就不會刺耳,也不會再對孩子說的話,出現反射性的反應。於是,我們又能恢復良好的溝通。
 有時候,人際關係會因為言語而出現意料之外的發展,就算是很了解彼此的親子關係也是如此。為了與叛逆期的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,對於孩子說的話和行為,都不要給予反射性的反應,先停下來好好思考。就像是說出答案前,先細想一遍再回答一樣。
 
 
 
★【高中期】關心程度要降低至30%,讓他自己解決問題,不要隨便插手
孩子已經長大,放手讓他成長
  3年的高中生涯很快就結束了,總覺得好像才剛考完高中,馬上又要考大學。如果孩子就讀升學班,很快就能感受到準備參加大學考試的氣氛。
 此時期,孩子的內心已經變得較穩定,父母也能稍微放心,開始產生孩子已經長大的感覺。但是,孩子長大後,也會變得不太願意聽父母說的話,所以,父母也會開始感到些許的落寞。
 
◎默默守護孩子,不輕易插手
 即使他們還是孩子,某種程度上,已經會用大人的思維與你對話,此時期,父母對孩子的關切度要減低至30%。守護孩子之餘,也要與他們保持一些距離。從旁守護全力奔跑的孩子,當他們需要時,再給予協助。
 就算孩子在生理上已成熟,身高也將超越父母,卻仍是個孩子,所以絕對不能大意。假如你的孩子決定考大學,提供專心讀書的環境、給予溫暖的支持、使孩子可以朝目標全力邁進,是父母此時期的任務。
  儘管雙眼緊盯孩子,請不要隨便插手;孩子一直在成長,請相信他的能力。
 
【方法1】少說、多觀察,讓孩子試著解決問題
  一旦準備考大學,父母會發現,考試內容已超過能自行輔導的範圍了。同時,孩子不再需要你接送他去補習,也不需要陪他上街購物,放假時,也多半和朋友一起過,父母陪在身邊的時間明顯減少許多。孩子在補習班的課程,父母越來越難理解掌握,不清楚孩子現在到底都學什麼、成績是否理想。
  過去被孩子需要的自己,現在卻常被晾在一旁,遇到這種情況,確實會令人不安。
「家裡有讀高中的孩子,父母應該怎麼做比較好?」我常被問到這個問題。
通常我會這麼回答:「不要妨礙孩子。」因為父母過度的干涉,會對孩子造成阻礙。
 
◎收起干涉,放手讓孩子去嘗試
 就算你的行為出自對孩子的愛,若總是緊抓著想要獨立的孩子,只是在拖著孩子往後退罷了。此時的孩子已擁有屬於自己的讀書方法,懂得如何運用時間,擁有「自己做」的能力,同時也具備思考能力。
  我能理解父母擔心的心情,不過,還是要避免過度出言干涉孩子,避免瓦解孩子好不容易燃起的鬥志,妨礙他的進步。
 請不要擔心,就算在父母眼中,孩子永遠是孩子,可是他們已經長大,可以處理許多事情。守護孩子的同時,請稍微保持距離;當他們有需要時,再上前給予援助。相信孩子的能力,並耐心等待,是父母在此時期應有的心態。
 
 
 
★國高中期──考上第一志願的9個唸書訣竅
多嘗試,幫孩子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唸書方法
 孩子上了國中後,父母可以「直接」為他們做的事明顯變少了。小學時還在我面前唸書的女兒們,待在自己房間的時間越來越長,我也越來越無法了解她們在唸些什麼。孩子學習的內容開始超過父母可以教導的範圍,貿然開口反而會妨礙他們。
 有效的唸書方法因人而異,理科、文科的方法也大不相同。不過,要讓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唸書方法,需要各種材料。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,也無法產生好想法。以下舉出的各種訣竅,各位不妨參考看看。
 
(1)算出所需的唸書時間
 我們經常會想,有沒有什麼效率高的「記憶法」,或是只要付出一點點努力,就能提高分數的方法等。不過,很可惜,那種「有效率」的學習方法並不存在。因為,所謂的「有效率」,即是指「如何有效地運用時間唸書」。
 坐在書桌前,無心地看著參考書,想都沒想地抄寫筆記,就覺得自己有在唸書。實際上,只是「自以為有在唸書」而已。因此,首先要知道「自己唸了多少書」。
 請用碼表測量一天當中真正有在唸書的時間,不是坐在書桌前的時間,而是有動腦思考、確實唸書的時間。晚上睡覺前再統計一下,便能準確的知道自己所需的唸書時間,之後便能依此時間安排讀書計畫,達成高效率的學習法。
 
(2)即使只有5分鐘,也別浪費
   對女兒來說,搭電車時,是絕佳的唸書時間。在電車裡,她可以非常專注地學習。這是有原因的,聽說人類的專注力只有15分鐘。因此,參加研習會或演講時,每個話題控制在15分鐘內也是我的原則。
 唸書也是如此。比起沒有時間限制地一直唸下去,先決定好結束的時間,較能集中注意力。時間越短,越能專注唸書。想要提升學習成績,零碎的空檔時間也不能放過。
 沒時間只是藉口。每個人擁有的時間都一樣,一天都只有24小時。請試著將早上起床後到晚上睡覺前,所做過的事依順序寫下來。你會驚訝地發現,原來有這麼多的空檔時間可以利用。
只要時間空下來,立刻用來唸書,即使只有5分鐘,也不能浪費,保持這樣的心態很重要。有效地運用空檔時間,就能獲得想要的結果。
 
(3)邊放鬆,邊唸書
  「肩膀好痠,我去坐一下按摩椅喔!」說完後,女兒一如往常地拿著英文課本坐到按摩椅上,選了15分鐘的全身按摩,邊看書邊放鬆緊繃的身體。這就是我家女兒們的必勝學習法──「邊放鬆,邊唸書」。
  除了按摩外,也可以選擇泡澡、伸展等,搭配放鬆的方式唸書。不過,這只限於擅長及不需做筆記的科目。因為這類科目不會耗費太多精力,精神上的負擔較少,可以順暢地一直唸下去。就某種層面來說,唸書成了暫時喘口氣的管道,身體也能獲得休息。
 不過,如果是必須動腦思考的數學、物理等,或是自己不擅長的科目,就不適合這樣的方法。請試著排除一定要在房間裡唸書的想法,只要解除限制,孩子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唸書法。
閱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