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閱讀部落 > 商業理財 > 為什麼你越努力,卻離幸福越遠?小心目標的「毒性」
 為什麼你越努力,卻離幸福越遠?小心目標的「毒性」

為什麼你越努力,卻離幸福越遠?小心目標的「毒性」

作者/安妮.杜克(Annie Duke)、譯者/謝佳真

 

設定目標好處多,但可能讓人加碼付出
大家清楚訂立目標的益處。目標給了你一盞指路明燈,讓你有奮鬥的標的。當局勢轉為艱難,目標給了你堅持的動力。事實一再證明,比起漫無邊際、籠統的目標,困難且具體的目標能刺激你更努力、更講究效率。如果你說「我一週要跑二十六公里」或「我希望在下個學期,把平均成績(GPA)的等級提高半級」,你實現這些目標的進展,會超過你說「我想多跑跑步」或「我念書要更用功」。

儘管設定目標的好處多多,卻不代表絕對沒有弊病。你大概猜到了,訂立明確的終點線應該要附加一句警語:危險,你可能會加碼付出。

華頓商學院教授莫里斯.史懷哲(Maurice Schweitzer)、亞歷桑納大學的莉莎.歐多尼茲(Lisa Ordóñez)以及幾位學者,包括馬斯.巴澤曼(Max Bazerman)、亞當.加林斯基(Adam Galinsky)、班碧.杜馬(Bambi Douma),合力撰寫了幾篇論文,充分說明為什麼目標有黑暗面。他們提出了設定目標的許多不良後果,其中幾個是干擾理智的放棄行動。他們特別提到目標本身具有不成功便是失敗的特質,缺乏彈性,令人忽略其他可能存在的機會。

作者群還談到了儘管目標確實讓我們更堅毅,堅毅未必是好事。你已經知道了,堅毅能幫助你堅持值得努力的艱難目標,但堅毅也會讓你堅持不再值得的目標。

在某種程度上,設定目標之所以有效,是因為目標讓你聚焦在終點線,激勵你堅持下去。但目標是雙面刃,也會讓你在惡劣的局面下拒絕放棄,因為目標讓你聚焦在終點線,萌生繼續奮鬥的動力。

為什麼?部分是因為目標的評量標準只有成功或失敗。

要明白為什麼目標不是成功便是失敗的本質會阻礙你進步,刺激你加碼付出,不妨想一想以下哪一個情境的感覺更糟?是你從來沒跑過馬拉松?還是你跑了馬拉松,結果跑了二十六公里便不得不停步?在情境一,你不曾為了馬拉松鍛鍊身體,不曾踏出起跑線,也不曾跑完馬拉松。你一公里都沒跑。在情境二,你決定試試看,你鍛練自己,你跨越起跑線,然後跑到二十六公里時被迫放棄。

我想所有人都會本能地認為,情境二的感覺更糟,即使比起你沒有離開過沙發的情境,你在情境二做了長跑訓練,在四十二公里的賽程中跑完二十六公里。

感覺更糟的原因是如果你沒嘗試,如果你沒參賽,便不會有無法抵達終點線的失敗,因為你當初沒有給自己訂立那個目標。

目標沒成功便是失敗的特質阻礙了你進步,因為你連試都不會試,就怕無法成功完成。毫無疑問,鍛鍊身體並在馬拉松跑完二十六公里的人,在健康方面會比不曾嘗試跑步的人強。如果你的目標是改善健康,嘗試跑馬拉松的人在這個目標上的進展,顯然超越另一個人。

然而,我們有太多人害怕自己失敗,試都不想試。

誠如理察.塞勒的調侃:「假如只有拿到奧運金牌才算合格,你連第一堂體操課都不會去上。」

一旦訂立目標,那便是我們評量自己的準繩。如果我們要跑馬拉松,除非跑完四十二公里,否則就是失敗。目標就是這樣提高我們的付出,因為只要沒抵達終點線,我們便不能接受。外界怎麼了或我們的身體怎麼了都不重要。我們就是不想覺得自己失敗。

我們會奔向終點線,直到跑斷腿。

我們厭惡在虧損時終結心理帳戶,而目標不成功便是失敗的本質,更加重了這個問題。訂立目標或標的以後,你便立刻處於虧損狀態,至少以你與目標之間的距離來說是虧損。一旦你跨越起跑線,此時的你便缺了終點線。

經濟學家說的損益得失,是指與你的起點做比較,你目前是贏還是輸。然而,對於目標,我們在認知上往往不在乎經濟學家的說法。

覺得自己虧了是一種心理狀態,就跟任何事物一樣。我們不認為自己賺了,即使我們已經走得比原來遠,因為我們評量自己的標準,不是看我們距離起點線有多遠。我們是用自己有沒有通過終點線來論斷自己。

我們不想在心理帳戶虧損時了結帳戶,只得不斷跑向終點線,即使我們覺得腿要斷了,即使腿斷了也要跑下去。

如果你在距離聖母峰峰頂九十一公尺處折返,你會始終覺得自己失敗。當羅伯.霍爾與他的客戶道格.韓森在一九九五年,也就是在強.克拉庫爾在書中記述的那一場登山行動的前一年,在如此接近峰頂的地方折返時,內心的感受必然就是失敗。儘管韓森已經爬了超過八五三四公尺,沒多少人有此成就。

韓森曾經沉痛地跟克拉庫爾說起前一年的失敗感:「峰頂看起來真的很近。相信我,自那時候起,沒有哪一天我沒想到自己攻頂失敗的事。」

當霍爾說服韓森回去再試一遍,兩人便一起進入虧損的狀態。他們開啟了新的帳戶,二度嘗試攻克聖母峰,沒登頂便表示又一次失敗。

霍爾覺得這一回絕對要讓韓森通過終點線,因此他身為做事一向極度有條理的登山嚮導兼領隊,卻在峰頂等韓森抵達等了兩小時,這時早已超過他給客戶規定的折返時間。當然,最終兩人以悲劇收場。

我們在過程中的進展理應得到肯定,但我們卻不屑一顧,因為目標的本質是不成功即失敗、全有或全無、不是做到就是沒做到。只做到一部分是不算數的。

總之,目標沒成功即是失敗的本質會阻礙進步,導致加碼付出,令我們不認為過程中的進展是一種成功。

可悲的是那些終點線通常是武斷的。

如果目標是跑五公里而你跑完五公里,你便是成功。但如果你跑的是半程馬拉松,跑五公里便是失敗。如果你在半程馬拉松跑了二十一公里便是成功,但如果是全程馬拉松的話要算失敗。而如果你參加的是超級馬拉松,成功跑完四十二公里一樣是失敗。

要了解莎夏.柯恩在二○○六年奧運後,為何悶悶不樂地巡迴演出三年,只需要想一想目標不成功便是失敗的本質。參加二○○六奧運時,她最想要的終點線是拿金牌。當她在長曲目時一跤摔成銀牌,她在實質意義上與象徵意義上都失敗了。

當目標是拿第一名,拿第二名在這個世界便無足輕重。於是,她持續在表演活動裡鬱悶地溜冰,留在舞台上,準備在二○一○年再一次嘗試抵達終點。當她以兩名之差沒能搶到二○一○年奧運代表隊的名額,而且終於因為年紀太大必須退役,她不得不終止這一個心理帳戶。她感到自由,從目標不成功便是失敗的沉重本質中解脫。

目標是有效力的,但有時效力會太強,以致我們無視目標不再值得努力的明確跡象。當你把目標設定為全有或全無,基本上你要麼不去實現目標,要麼不計一切堅持到底。

放棄的弔詭之處有一部分便是這麼來的。給自己放棄的選項,好處在於我們在前途未卜的情況下,比較容易做出決定。只要做了決定,不管是開始賽跑、登山、創業或一段感情,我們都是在隨機的世界裡,在情報不齊全的狀態下做出決定,運氣會影響我們。世界會變,我們會變。

凡是我們選擇相信或選擇去做的事,到了未來的某個時間點,幾乎都會有改變心意或離去的選項。當我們面臨這樣的抉擇,手上的情報通常都會比當初決定展開行動的時候要充分得多。

但放棄的選項,只在真的放棄時才能發揮作用。問題是我們不放棄,原因就在這裡。一旦我們開始,便處於虧損的狀態。我們還沒實現目標,而我們在達成目標的過程裡的一切進展,我們幾乎都不當一回事。

於是,我們持續向終點線前進,腿斷了也不管。
 
 
作者簡介
安妮.杜克(Annie Duke)
決策領域的作家、企業發言人和顧問。持續致力於研究如何在壓力下做決策,曾於職業撲克玩家生涯贏得世界撲克大賽金手鐲,是唯一獲得世界撲克冠軍聯賽NBC國家撲克冠軍杯單挑賽冠軍的女性牌手。安妮2012年從撲克界退役,如今將其撲克專業與在賓州大學研究所攻讀的心理學融為一體,四處為企業演講或提供諮詢服務,討論決策的策略。
杜克是非營利組織「決策教育聯盟」(Alliance for Decision Education)的聯合創始人,其使命是通過決策技能教育賦予學生權力來改善生活。她還是全國課後全明星委員會成員和富蘭克林學院董事會成員。2020年,她加入了「更新民主計畫」(Renew Democracy Initiative)的董事會。
 
譯者簡介
謝佳真
 自由譯者,譯有《預見療癒》、《每一天愛自己》、《臣服之享》、《涓滴改善富創巨大成就》、《與成功對頻》、《調校心態》等書。
 
想知道更多有關《停損的勝算》的資訊請點選此
 TOP 本週排行榜
1
即時情緒修復:2分鐘告別壞情緒,透過50個小練習,讓你擺脫焦慮...
2
麵包小偷5:熱呼呼的麵包車
3
麵包小偷4:出發吧!飯糰男孩
4
麵包小偷暖心禮物書【暢銷典藏版】(全套3冊+限定留言小卡)
5
魔法少女奇遇記5:迷路的小狗和魔法戒指(隨書附贈:珍藏心意祝...
6
魔法少女奇遇記6:連結友情的特別魔法(隨書附贈:特製可愛明信...
7
沉睡的殺手:全球暢銷榜TOP 1《安眠書店》團隊×華納兄弟將改編...
8
高勝算決策:如何在面對決定時,降低失誤,每次出手成功率都比...
9
讓好事發生的說話習慣:從「內在對話」、「人際溝通」到「財富...
10
記憶裡的傷,要如何好起來:走出創傷記憶,讓過往傷痛撥雲見日...
11
球球捉迷藏【0~3歲寶寶全腦開發遊戲書】
12
從拖延症到高效行動「目標達成技術」:從房間整理到時間管理,...
13
我們為什麼要讀書?為什麼要工作?【自我探索平裝版】:為了得...
14
不拖延、不依賴靈感的寫作達標術:暢銷作家、教授、編輯、記者...
15
這樣對話,提升孩子10倍詞彙量:每天10分鐘引導式對話,培養孩...
16
美國第一健身強人,給女生的科學化鍛鍊全書:重訓×飲食,12週...
17
流量池:流量稍縱即逝,打造流量水庫,透過儲存、轉化、裂變,...
18
讓上司挺你、朋友懂你,跟誰都能聊不停的「回話技術」:【圖解...
19
綠崖上的老房子【臺灣獨家限量特典:日本授權《貓咪好夥伴》帆...
20
獅子就是獅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