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閱讀部落 > 商業理財 > 將目標設定在五分鐘內
 將目標設定在五分鐘內

將目標設定在五分鐘內

作者/戶田大介、譯者/姜柏如

 


「萬事起頭難。正因如此,對於剛培養的新習慣,我建議將目標設為『每天五分鐘』。你親自試過就會發現,哪怕五分鐘,剛開始的前幾天仍可能感到吃力。」
「嗯……」
剛才還在熱烈討論的高橋,一聽到具體數字,反倒陷入了沉思。
「雖說門檻低比較容易堅持,但五分鐘……會不會太短了?這樣即使持續下去,好像也沒什麼實質意義吧?雖然您說這是升級……」
高橋露出了不以為然的表情。
「這是很合理的懷疑。但有幾個關鍵點,你可能還沒想到。首先,雖然我們設定的是五分鐘,但這並不代表你只能做五分鐘。」
五分鐘只是最低基準
「比如說,你設定的目標是『每天重訓五分鐘』。等你完成這五分鐘後,很可能會覺得再多做一點也無妨。」
高橋點點頭:「啊,我認同,雖然開始之前會覺得很麻煩,但一旦動起來,反倒會越做越起勁。」
「遇到這種情況,你想多做個十分鐘、二十分鐘也無所謂。」
「原來還有這招。」
「沒錯,這招的目的在於它能自然勾起你『再多做一點也無妨』的念頭。雖然起初目標是設定五分鐘,但最後的實際成果,很可能會變成二十分鐘喔。」
「這樣我就稍微放心了。」
高橋聽完後,內心的疑慮也稍微釋懷,這個方法似乎比他原先想像得更彈性,也更合乎人性。
準備時間也要一併納入
「關於目標時間的設定,還有一點往往容易被忽略。」
博士說:「那就是應該連準備時間也一併納入計算。像是『上健身房運動五分鐘』這類的目標,其實很容易失敗。因為光是準備毛巾、整裝出發前往健身房,就會花掉不少時間了。」
「這有什麼差別?畢竟真正做運動的時間,還是五分鐘啊。」
高橋露出困惑的神情。
「關係可大了,高橋。」
博士堅定地說,同時秀出一張圖表(見圖6)。


「同樣是重訓,居家重訓的人,比起上健身房重訓的人,更能持之以恆。數據顯示僅僅三天,兩者間的失敗率就有24%的差距。」
這張圖表讓高橋想起自己無數次從健身房退會的慘痛教訓。
他深吸一口氣,壓下那股熟悉的挫敗感,開口問道:「……養成上健身房的習慣確實不容易。不過,同樣是做運動,為什麼在家比較能堅持,上健身房反倒容易放棄呢?」
「那是因為準備步驟變多,大家就會開始嫌麻煩了。」
博士邊說,邊在白板上奮筆疾書。
 
上健身房重訓的步驟
1.     起床
2.     準備毛巾與換洗衣物
3.     換上外出服
4.     前往健身房
5.     進行重訓
 
居家重訓的步驟
1.     起床
2.     直接開始重訓
 
「雖然每個人的情況會有點不同,但通常上健身房要做不少準備。當準備步驟及前置作業越多,心理負擔就越大,久而久之,自然會讓人感到厭煩。」
「沒錯,頂著刺骨寒風出門、準備換洗衣物……光想就覺得累。」
「是啊,開頭一兩天還能勉強應付,但若想真正養成習慣,少說也得持續十幾天。若每次都得克服一大堆心理障礙,早晚會被倦怠感擊潰,半途而廢也就在所難免了。反之,若一開始就將目標設定為含準備工作在內只需五分鐘的簡單任務,無論經過多少天,也能輕鬆持續下去。」
「原來如此,考量得相當周到呢。」高橋由衷地感到心服口服。
習慣的力量來自循序漸進
「照這樣看,要養成健身習慣還真是不簡單……但我也想有朝一日,靠著勤上健身房練出人人稱羨的身材啊。」
儘管高橋的語氣間充滿對完美體態的嚮往,只是他的臉與他內心描繪的理想身材,依然顯得有些格格不入。
「沒關係,只要循序漸進就好。如果你尚未養成健身習慣,先從居家訓練五分鐘開始,再慢慢延長到十分鐘。等你不再抗拒運動時,再挑戰上健身房。就算要去健身房,也不用一開始就每天去,可以安排成『平日做居家重訓,只有週末去健身房』的模式,這是最穩健的做法。」
「原來如此。」
「這個做法背後也有數據佐證。一開始就直接去健身房的人,養成健身習慣的成功率非常低;但若是先從居家重訓開始,持續一個月後再前往健身房,成功率會大幅提升。」
「哇,差距這麼大!」
「因為一旦養成運動的習慣,內心的抗拒感自然會減少。」
「我懂了,先從簡單的事做起,再逐步升級。正如玩《勇者鬥惡龍》時,我們總是先從對付史萊姆開始。」
高橋再次用他獨到的遊戲邏輯,詮釋了這套理論。


重點整理
n   含準備工作在內的五分鐘目標,最容易持之以恆。
n   即使實際行動時間超過五分鐘,也不要提高目標門檻,以免產生心理負擔。
n   就算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只要能持續下去,更容易邁向更高的目標。
 
作者簡介
戶田大介(とだだいすけ)
bondavi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董事、數據分析師。
日本山形縣尾花澤市人。自大學畢業後,進入電通Isobar(現為電通數位)擔任數據分析師,後來成立新創公司「bondavi」,憑藉數據分析的技術,深度剖析人類心理,致力於開發能激發他人熱情,進而積極採取行動的應用程式。
2016年推出習慣養成APP《持續》,2018年再推出專為學習和工作設計的專注應用程式《集中》。為避免廣告干擾使用者專注力,旗下應用程式全數無廣告,並開放免費下載,收入全仰賴使用者的自由樂捐。儘管初期入不敷出,但憑藉用戶的口碑穩步成長。《持續》累計下載次數超過兩百萬次,榮登日本習慣養成類應用程式冠軍;《集中》更突破三百萬次下載,創下公司歷來最高紀錄,並於2023年實現了「靠捐款實現盈餘」的里程碑。

譯者簡介
姜柏如
喜愛二次元文化及偶像開始接觸日文,翻譯領域除了心理勵志、兒少文學、居家布置、園藝、瑜珈及輕小說等書籍外,亦從事影視字幕翻譯、遊戲翻譯在地化校稿。力求在保留原文意象的前提下,呈現通順道地的譯文,近期譯作包括:《我們為什麼要閱讀?》《為什麼他老是聽不懂?為什麼她總是在生氣?》和《無印良品親子收納術:培養孩子主動收拾好習慣》等。
 
想知道更多有關《持續的技術》的資訊請點選此
 

 TOP 本週排行榜
1
即時情緒修復:2分鐘告別壞情緒,透過50個小練習,讓你擺脫焦慮...
2
麵包小偷5:熱呼呼的麵包車
3
麵包小偷4:出發吧!飯糰男孩
4
麵包小偷暖心禮物書【暢銷典藏版】(全套3冊+限定留言小卡)
5
魔法少女奇遇記5:迷路的小狗和魔法戒指(隨書附贈:珍藏心意祝...
6
魔法少女奇遇記6:連結友情的特別魔法(隨書附贈:特製可愛明信...
7
沉睡的殺手:全球暢銷榜TOP 1《安眠書店》團隊×華納兄弟將改編...
8
高勝算決策:如何在面對決定時,降低失誤,每次出手成功率都比...
9
讓好事發生的說話習慣:從「內在對話」、「人際溝通」到「財富...
10
記憶裡的傷,要如何好起來:走出創傷記憶,讓過往傷痛撥雲見日...
11
球球捉迷藏【0~3歲寶寶全腦開發遊戲書】
12
從拖延症到高效行動「目標達成技術」:從房間整理到時間管理,...
13
我們為什麼要讀書?為什麼要工作?【自我探索平裝版】:為了得...
14
不拖延、不依賴靈感的寫作達標術:暢銷作家、教授、編輯、記者...
15
這樣對話,提升孩子10倍詞彙量:每天10分鐘引導式對話,培養孩...
16
美國第一健身強人,給女生的科學化鍛鍊全書:重訓×飲食,12週...
17
流量池:流量稍縱即逝,打造流量水庫,透過儲存、轉化、裂變,...
18
讓上司挺你、朋友懂你,跟誰都能聊不停的「回話技術」:【圖解...
19
綠崖上的老房子【臺灣獨家限量特典:日本授權《貓咪好夥伴》帆...
20
獅子就是獅子